土壤鹽分氮磷鉀PH檢測儀(yi)
果樹種類不同,其抗鹽堿性也不同,桃、杏的抗鹽堿性較差,葡萄、棗的抗鹽堿性則較強。砧木種類不同,其抗鹽性也不同。在蘋果砧木中,海棠比山定子抗鹽堿性強;在桃樹砧木中,毛桃比毛櫻桃抗鹽堿性強。
另外,同一種果樹和砧木,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中栽培,其抗鹽堿性表現也不同。在沙質土、黏質土中栽培的果樹抗鹽堿性較差,而在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栽培的果樹抗鹽堿能力較強。
一般情況下,土壤鹽類濃度(鹽堿化程度)對果樹生長發育的影響可分為(wei) 四個(ge) 梯度:
1、總鹽濃度在3000毫克/升以下,果樹一般不受危害。
2、總鹽濃度在3000~5000毫克/升,土壤中可有銨根離子檢出,此時,果樹對水分養(yang) 分的吸收失去平衡,導致果樹生長發育不良。
3、總鹽濃度在5000~10000毫克/升,土壤中銨根離子積累,果樹對鈣的吸收受阻,葉片變褐,出現焦邊,引起坐果不良,幼果脫落。
4、總鹽濃度在10000毫克/升以上時,果樹根係細胞普遍發生質壁分離,新根發生受阻,導致植株枯萎死亡。
在果樹棚室栽培中,經常出現果樹“生理幹旱"現象,即雖然經常澆水,但隻有土壤表層濕潤而根係集中分布層或較深層仍幹旱少水而致地上部樹體(ti) 表現幹旱。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於(yu) 反複澆水,表層土壤孔隙度減小,鹽分在土表積聚形成一層“硬殼",使水分難以下滲的緣故。
這裏,種植戶如果想知道果園土壤總鹽濃度,可以使用鄭州朋檢的PJ-TPH土壤電導率儀(yi) (鹽分計)檢測一下。
果園土壤鹽漬化治理的基本內(nei) 容:以治水為(wei) 先導,培肥為(wei) 核心,進行旱澇鹽堿瘦綜合治理,核心是排、灌、平、肥。灌溉是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前提,排澇是豐(feng) 收的保證。排灌是治理鹽漬土壤的平台,其他措施隻有在這個(ge) 平台上才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治理措施:
一是將土壤的含鹽量降低到作物能適應的程度,需采用水利工程措施、農(nong) 業(ye) 措施及堿性土壤的化學改良措施等。
二是提高果樹的耐鹽能力,適應土壤的鹽漬環境。
三是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注意排灌工程配套。
四是工程措施與(yu) 農(nong) 業(ye) 措施結合,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措施改良技術主要有起土刮堿、開溝躲堿、蓄淡壓堿、增施有機肥等。
五是增施有機肥,鹽漬土壤除了鹽漬危害以外,幹旱、瘠薄常製約著作物的生長,並呈現出隨著鹽堿化程度的加重,土壤肥力愈來愈低的趨勢。
六是施用土壤改良劑。采用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滲透性;采用化學措施,進行土壤改良。對酸性土壤加鈣(代換作用),如石膏、氧化鈣等,但石膏用量大,3年才見效,成本較大,而且北方石灰性土壤,本身就含有豐(feng) 富的鈣素。對堿性土壤加酸(化學作用),如硫酸、硫酸亞(ya) 鐵等,但堿土加酸後有殘留物,同時增加了土壤的鹽分。因此,施用土壤改良劑後及時排灌水非常重要。
土壤鹽分氮磷鉀PH檢測儀(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