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中心
首頁 > 產品中心 > > 便攜式植物營養測定儀 > 便攜式植物營養診斷儀

便攜式植物營養診斷儀

描述:便攜式植物營養(yang) 診斷儀(yi) 。儀(yi) 器無需做空白和標準,樣品直放直讀,消除用戶校準帶來的誤差,測試結果準確。

更新時間:2021-12-29
產品型號:PJ-GZW
廠商性質:生產廠家
詳情介紹

便攜式植物營養(yang) 診斷儀(yi)

一、植物營養(yang) 測定儀(yi) 檢測項目

作物32項:銨態氮、硝態氮、作物磷、作物鉀、作物鈣、作物鎂、作物硫、作物鐵、作物錳、作物硼、作物鋅、作物銅、作物氯、作物矽、作物鉬、全氮、全磷、全鉀、全鈣、全鎂、全硫、全鐵、全錳、全硼、全鋅、全銅  全氯、全矽、全鉬、總糖量、還原糖、蛋白質;

PJ-GZW便攜式植物營養(yang) 快速測定儀(yi) 農(nong) 作物中微量元素檢測儀(yi)

六、不同型號區別

型號

檢測項目

PJ-ZWY

植株、穀物、水果、蔬菜中的氮素、磷素、鉀素;亞(ya) 硝酸鹽等項;

微量元素:鈣鎂硫硼氯矽微量元素

PJ-ZWY-I

植株、穀物、水果、蔬菜中的氮素、磷素、鉀素;亞(ya) 硝酸鹽等項;

微量元素:鈣鎂硫硼氯矽,鐵錳鋅銅等中微量元素

PJ-ZWY-II

植株中的氮素、磷素、鉀素、亞(ya) 硝酸鹽、葉溫;

植株中鈣、鎂、硫、鐵、錳、硼、鋅、銅、氯、矽等微量元素;

鉛、鉻、鎘、砷、汞等重金屬

PJ-GZW

智能化程度高,中文指導操作

植株中銨態氮、硝態氮、磷、鉀、鈣、鎂、硫、鐵、錳、硼、鋅、銅、氯、矽、鉬、全氮、全磷、全鉀、全鈣、全鎂、全硫、全鐵、全錳、全硼、全鋅、全銅  全氯、全矽、全鉬、總糖量、還原糖、蛋白質

建議搭配葉綠素測定儀(yi) 使用

PJ-YLS

檢測植物葉綠素

PJ-YLS-Ⅰ

同時檢測植物葉綠素、氮含量、葉麵溫度

PJ-YLS-Ⅱ

同時檢測植物葉綠素、氮含量、葉麵溫度、GPS定位

PJ-4N

同時檢測植物葉綠素、氮含量、葉麵溫度、葉麵濕度

二、植物營養(yang) 測定儀(yi) 技術指標

1.電源:交流 220±22V   直流7.5V(可選擇儀(yi) 器內(nei) 置鋰電池)

2.重複性誤差: ≤0.5%(0.005,重鉻酸鉀溶液)

3.線性誤差: ≤3%(0.03硫酸銅檢測)

4.靈敏度:紅光≥4.5 ×10-5 ,藍光≥3.17×10-3  ,綠光≥2.35×10-3,橙光≥2.13×10-3

5.波長範圍 :紅光:620±4nm, 藍光:440±4nm;綠光:510±4nm;橙光:590±4nm

6.儀(yi) 器無需做空白和標準,樣品直放直讀,消除用戶校準帶來的誤差,測試結果準確。

7.5.1寸大屏幕中文漢字背光顯示,自動存儲(chu) 打印檢測結果,可存儲(chu) 1000條以上檢測結果,具備曆史數據查詢打印功能。

8.數據打印:內(nei) 置熱敏打印機,可打印出測試日期、測試時間、種類、測試項目、測試值等。

三、植物營養(yang) 測定儀(yi) 測試速度:

測一個(ge) 植株樣品(N、P、K)≤40分鍾。

便攜式植物營養(yang) 診斷儀(yi)

未來的植物營養(yang) 生物學研究仍然重點關(guan) 注如何通過生物學途徑來有效發掘作物養(yang) 分高效的遺傳(chuan) 潛力。養(yang) 分高效不僅(jin) 要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還要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的產(chan) 量、品質和環境安全;不僅(jin) 是單個(ge) 養(yang) 分的高效吸收和利用,同時需要關(guan) 注氮、磷、鉀養(yang) 分元素間的互作與(yu) 協同高效,關(guan) 注高產(chan) 性狀的協同,關(guan) 注養(yang) 分利用與(yu) 作物品質因子形成的相互關(guan) 係,關(guan) 注必需養(yang) 分吸收過程中與(yu) 有害元素吸收轉運的解偶聯,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的優(you) 質、高產(chan) 、高效和安全。針對這些關(guan) 鍵目標性狀,定位數量性狀遺傳(chuan) 位點、克隆重要的功能基因、解析分子調控網絡,並且利用分子育種技術(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轉基因、基因組編輯等)進行遺傳(chuan) 改良,培育優(you) 良品種用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根土界麵是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核心區,其互作過程不僅(jin) 影響土壤養(yang) 分的利用,還在植物和土壤健康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依然是植物營養(yang) 學研究的熱點與(yu) 前沿。通過*非破壞性原位根際研究方法,特別是X-ray CT 掃描、同步輻射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結合根際過程的生理生化指標,有望解析不同作物體(ti) 係下的根際建成(根—土—微生物—養(yang) 分相的空間分布與(yu) 配置)。闡明關(guan) 鍵根際效應及其功能,係統揭示作物養(yang) 分高效利用的根土界麵生物互作過程,尤其需要重點關(guan) 注根係分泌物作為(wei) 碳源和信號物質驅動地下生態係統中的各種生物互作過程(根係-根係互作、根係-微生物互作、微生物-微生物互作等),以及養(yang) 分周轉與(yu) 利用過程等。在此基礎上明確作物綠色增產(chan) 、養(yang) 分高效的根際生態環境,建立“根係效率"多種養(yang) 分協同高效的根際調控途徑,發揮“四兩(liang) 撥千斤"的功效。此外,還需要關(guan) 注根際化學物質多樣性、有益微生物群落與(yu) 行為(wei) 等因素與(yu) 根際免疫的耦聯機製,土壤重金屬元素的根際阻控和生物修複等機製,從(cong) 而建立保障作物健康與(yu) 土壤健康的多重調控途徑,為(wei) 可持續集約化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在養(yang) 分管理方麵,需要開展協同實現高產(chan) 、高效、優(you) 質、環保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基礎研究,如作物生態生理模型、養(yang) 分需求、品質形成模型、根層養(yang) 分轉化及其監測技術、養(yang) 分損失阻控的新方法等,研究突破高產(chan) 高效協同實現的根土互作及其調控機製,深入完善土壤—作物係統綜合管理的理論與(yu) 技術途徑。在區域層麵,需要進一步明晰作物主產(chan) 區大麵積綠色高產(chan) 高效的限製因子,利用化肥減量增效的基本原理、技術體(ti) 係及大麵積實現途徑來實現綠色高產(chan) 高效作物生產(chan) 。另外,重點關(guan) 注綠色新型肥料產(chan) 品研發,田間作物養(yang) 分實時診斷及調控新技術及指標體(ti) 係的建立,實現農(nong) 田養(yang) 分的精準管理。


留言框

  • 產品:

  • 您的單位:

  • 您的姓名:

  • 聯係電話:

  • 常用郵箱:

  • 省份:

  • 詳細地址:

  • 補充說明:

  • 驗證碼:

    請輸入計算結果(填寫阿拉伯數字),如:三加四=7
技術支持:   sitemap.xml   
©2025 版權所有:kaiyun体育app最新登录方法   備案號: